原创 “2022全年资料免费大全下载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国补、手机价格不超6000元可获补贴、以旧换新补贴家电产品增至12类……
1月8日,上述话题纷纷冲上热搜榜。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引发巨大关注。
“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两新’的资金总规模比去年有大幅增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说的这句话,令人期待。
2024年,中国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尽管2025年相关资金数字要等到全国两会期间才公布,但市场应该不会失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副所长盛磊对三里河表示,今年“两新”政策突出特点是范围广、力度大、发力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显著提升了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加力推进设备更新
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今年扩围提标,力度很大。
比如,将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3个领域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支持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平均每辆车补贴额由6万元提高至8万元,等等。
盛磊认为,大规模设备更新适应新的合理投资需求,适应当前投资运行的存量特征,适应“硬投资”“软建设”同步要求,有力推动形成利企业、惠民生、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她表示,大规模设备更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应用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扩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为载体,整体部署并规模化实施设备更新,兼顾了前瞻和务实的政策考虑。
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力度有增无减。汽车方面,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的燃油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汽车置换更新给予补贴支持,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单台补贴最高不超过1.5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单台补贴最高不超过1.3万元。
家电方面,将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4类家电产品纳入补贴范围,从去年的8类增至12类。消费者购买空调产品最多补贴1件增至3件。
另外,新增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
盛磊认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群众期待给出更有力回应,将手机等纳入支持范围,充分体现群众有所呼、政策有所应。
“两新”政策为何要加力扩围?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5年重点任务之首,此番新政即是具体行动之一。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对三里河表示,这有利于扩大投资和消费,促进供需良性循环,对于稳定宏观经济、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政策可作用的范围扩大,降低居民购买成本,扩大消费需求;其二,设备更新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短期能扩大制造业投资,中长期能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其三,以旧换新带动的消费进而带动相应生产与投资,实现投资消费良性互动和循环。
事实证明,2024年“两新”政策在激发消费活力、拉动投资增长、促进产业升级、支撑绿色转型方面效果明显。
比如,全年汽车报废更新超过290万辆,置换更新超过370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9200多亿元,超过3600万名消费者购买了八大类家电产品5600多万台,带动销售额2400亿元。
如今,“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将继续为中国经济增长增添更多燃料,也将为世界提供更多市场机遇。
“三里河”工作室出品
本年度入选项目的研究成果具有原创性突出、社会意义重大的特点。其中,“核孔复合体成熟度调控合子基因组激活”的研究,解决了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植物远缘杂交过程中‘花粉蒙导效应’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为未来实现植物远缘杂交、创制全新的植物种质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肠道菌源宿主同工酶是调控代谢性疾病的新靶点”的研究,实现肠道菌群的精准调控,开辟了疾病预防、诊断、干预新路径;“人体器官芯片及多模态精准测量方法构建”的研究在药物研发和筛选、个性化医疗、环境评估、航空医学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入选项目都是面向生命科学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解决热点问题。
投资主题建议关注:设备更新/国产算力/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1)设备更新:高能效设备应用有望成为新一轮设备更新重要途径,看好工业锅炉/节能电机等高能效设备应用和资源再生产业。2)国产算力:AI成为全球科技博弈焦点,国内智算中心建设有望加速,看好国产光互联/算力芯片/华为智算产业链。3)新质生产力:国资委提出加快推动AI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看好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新技术和新场景。4)低空经济:财经委会议强调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打造低空无人配送新模式,看好低空飞行器制造/核心零部件/飞行服务公司。
吴江浩:你所提到的相关人员是因为在华搞间谍活动,违反中国法律而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需要强调的是,只要在中国从事正常商务和交流活动,不非法染指和获取涉密信息,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一些媒体渲染在中国出去散个步、跟朋友喝个咖啡、旅行拍个照都会被拘押,这完全不符合事实。近年来,在华日本公民类似的案件屡有发生,其中不少人曾长期投身中日交流合作,并在两国社会有一定影响力,我们不希望这些人被唆使在华从事违法活动,他们在自身领域可发挥的作用远大于获取所谓“情报”。总而言之,中方将继续大力倡导和支持两国民间交流与合作,这一点不会有任何变化。个别人的违法行为与正常的交流合作完全是两回事,不应混为一谈。针对在华间谍活动,中方将继续依法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