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科技部:2023年全国科澳门最准一码100%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规模
中新网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部12月30日发布的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人民币,下同)规模,筹集额达到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23年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要求,坚持在夯实基础同时不断拓宽发展空间,推动科普工作向更高质量迈进。
——全国科普经费投入创出新高。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规模。其中,以公共财政支持为主的科普经费投入格局稳健持续,各级政府部门拨款167.11亿元,比2022年增长8.3%,占当年全国经费筹集额的77.7%。全国人均科普专项经费5.76元,比2022年增加0.46元。科普活动支出81.87亿元,占当年科普经费使用额的39.42%,科普场馆基建支出31.37亿元,占15.1%,科普展品、设施支出22.72亿元,占10.94%。
——科普人员队伍建设不断完善。2023年科普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在“小核心+大协作”模式下多点推进,形成以专职人员为核心、兼职人员为补充、志愿者为后备的“人才蓄水池”。全国科普专、兼职人员共计215.63万人,比2022年增长7.99%。其中,科普专职人员29.32万人,科普兼职人员186.31万人。中级职称及以上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科普人员数量达到134.99万人,比2022年增长10.11%。女性科普人员98.01万人,比2022年增长11.42%。科普讲解与辅导人员38.86万人,比2022年增长5.81%。专职从事科普创作与研发人员2.22万人,比2022年增长9.26%。注册科普志愿者数量达到804.53万人,比2022年增长17.16%。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稳中求进。全国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共计1779个,比2022年增加96个;展厅面积660.03万平方米,比2022年增加6.04%。其中,科技馆703个,科学技术类博物馆1076个。全国范围内共有青少年科技馆站519个,城市社区科普(技)专用活动室4.8万个,农村科普(技)活动场地16.19万个,科普宣传专用车1203辆,流动科技馆站856个,科普宣传专栏25.94万个。
——公众参与各类科普活动积极踊跃。2023年全国组织线上线下科普(技)讲座130.54万次,吸引19.26亿人次参加;举办线上线下科普(技)专题展览10.75万次,共有5.14亿人次参观;举办线上线下科普(技)竞赛4.13万次,参加人次达5.66亿;建设青少年科技兴趣小组12.74万个,参加人数达877.33万人次;青少年科技夏(冬)令营活动共举办2.69万次,参加人次为147.13万;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8391个,接待访问1964.17万人次;举办线上线下科普国际交流活动1315次,参加人次达1150.76万。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主题,举办线下线上各类科普专题活动12.65万次,共有4.48亿人次参加。
——网络化科普表现抢眼,成为科普传媒矩阵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阵地。2023年全国科普类网站建设2045个;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建设9561个,关注数10.45亿个;科普类微博建设1513个,粉丝数2.86亿个。电视台播出科普(技)节目22.69万小时。广播电台播出科普(技)节目24.85万小时。科普期刊发行6622.92万册,科普图书发行4989.74万册,科技类报纸发行8026.41万份。
据了解,全国科普统计工作由科技部相关司局负责,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具体承担。2023年度数据的统计范围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1个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共回收调查表8.49万份,是目前国内统计范围最广、涵盖面最大、内容最丰富、最为权威的政府科普工作基础数据。(完)
吴江浩:中国是一个超大经济体,看中国经济应着眼纵深视野、进行全景观察,客观整体把握当下之形与长远之势。几十年来的实践表明,用传统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难以解释中国的巨大发展。就当前和未来而言,盯着一些短期、微观数据,继续用西方经典模型分析判断中国经济,仍将是不准确的。2023年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依然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正如习近平主席讲到的,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尽管我们在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内外挑战,但中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远多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她表示,刚刚结束的公众咨询表明,香港社会各界对23条立法有强烈共识。23条立法惩治的是极少数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将依法保护香港居民,根据香港《基本法》和有关国际公约,适用于香港有关规定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外国在港公民、投资企业也依法受到保护。23条立法域外使用完全符合国际法以及各国各地区的普遍实践。有关国家秘密和外部干预的定义,充分考虑香港特区实际情况及各国通行做法,合理合法,无可非议。
吴江浩:中日邦交正常化半个世纪以来,两国经贸合作从量到质都有了飞跃发展,双边贸易额连续多年超过3000亿美元,日企累计对华投资超过1300亿美元,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同时也要看到,中日经贸额和投资增速去年双双下滑,需要高度重视,及早加以扭转。对于今后中日经济领域对话合作,我想提三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