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医药反腐持续:2022023管家婆必开一肖一码4年超350名医药系统干部被查
中新网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 邵萌)近年来,医药领域反腐持续成为舆论焦点。根据公开通报,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来至少超350名医药卫生系统干部被查,其中不乏院士、厅官、三甲医院书记院长、药企董事长。与此同时,医药反腐长效机制加速建立,相关合规指引相继出台,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红线”进一步厘清。
超180名医院书记院长被查
“名院”“名医”引关注
“全国共立案5.2万人,处分4万人,移送检察机关2634人。”12月2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国家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在深入整顿医药领域乱象方面,报告提到了上述数据。
中新网梳理各地公开通报发现,今年通报被查的医药卫生系统干部覆盖范围广,从医疗机构到药企、医学院校,从乡镇卫生院到知名三甲医院,从基层干部到厅官均有涉及,遍布全国30个省份。
被查人员中,在地方医疗系统担任要职的官员占1/3以上,其中超30人为厅级干部。
仅开年第一周,就有两名省级医保局原局长陆续落马,分别是曾任贵州省医保局局长的贵州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原主任委员宋宇峰,以及海南省医保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蔡仁杰。2024年,还有黑龙江省卫健委党组书记魏新刚等多名厅官被查,大多在当地医药系统深耕多年。
另据中新网不完全统计,今年来已超180名医院书记、院长被查,至少63人为三甲医院管理层。一些名医专家被查的消息也持续引发关注,如上海市同济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程英升,“全国名中医”庞国明等。
查处范围也进一步向基层延伸,“蝇贪蚁腐”现象颇受关注。今年7月,四川丹棱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原丹棱县某镇卫生院院长丁某某受贿一案。据披露,2014年至2020年期间,丁某某在医疗设备、药品、耗材采购及货款拨付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现金人民币181万元。
有人卸任10年仍被查
多人主动投案
反腐高压态势下,投案案例频现。在这350多名被查人员中,至少44人是主动投案。
从年龄来看,被查人员多为60后、70后。其中,年龄最大的是原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自林,现年70岁。
有人卸任近10年仍被查。12月12日,贵州省六盘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原贵阳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原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小林受贿一案。
检方指控,2002年至2023年,王小林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5亿余元。
今年3月,官方通报王小林被查。被查时,他已卸任贵阳医学院副院长、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职务近10年。8月,王小林被开除党籍,通报称其丧失纪法底线,靠医吃医,大搞权钱交易。
受贿行贿一起查
药企高管接连落马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强化受贿行贿一起查。
在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下,医药企业接连传出高管被留置、调查的消息,医药代表也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
国药集团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斌;广药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等人均于今年被查。5月,云南白药被曝发生窝案的消息也引发广泛关注。
与以往不同的是,对行贿行为的法律监管趋于严格。3月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二)进一步修改完善行贿犯罪规定,在食品药品、社会保障、医疗等领域行贿被列入从重处罚的情形之一。
监管以及行贿惩治力度的加大,在让医药行业从业者引以为戒的同时,也倒逼着企业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合规体系。
剑指医药购销商业贿赂
多人贪腐问题披露
今年被查的医药卫生系统干部中,已有多人的处理进展被通报,涉及问题也浮出水面。
通报中,有的涉案金额巨大,有的呈现链条式、塌方式腐败。中新网梳理发现,“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医疗设备及药品采购、工程承揽等方面谋取利益”是通报中频繁出现的问题。
例如,11月8日,安徽省立医院原党委书记胡世莲一审获刑11年。经审理查明,2006年至2015年,她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医疗设备及药品采购等方面谋取利益,非法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1309.805346万元。
不久后,安徽省立医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刘雨生,安徽省立医院药剂科原副主任药师夏宏也相继被查。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是顽瘴痼疾,腐败利益链条环环相扣,相关手段日趋隐蔽。今年,浙江、安徽等多个省份都在公布的2023年度审计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医药卫生领域招投标腐败问题。
例如,浙江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审计中发现,省级和2个市县5家公立医院13个项目设备采购存在招标前已确定供应商、招标条款量身定制、招标内容与合同内容不一致等问题,涉及项目金额1.22亿元。
医药反腐走向纵深
长效机制加速建立
除了加强监管、整治,2024年医药反腐工作还着眼于长效机制的建立。
国家卫健委等14部门印发的《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要求,巩固整治成效,健全长效机制。官方解读指出,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成效需要不断巩固完善,行风建设工作仍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相关监管细则和合规指引也相继出台,多部门协同监管被强化。
市场监管总局今年10月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为医药企业建立健全合规体系提供了具体、明晰、可操作的指引和参考。
上述征求意见稿发布的前一天,国家药监局就《关于对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内部举报人举报实施奖励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将每起案件的举报奖励金额上限规定为100万元。
国家药监局还发布了《医药代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规范医药代表从业行为,有序合规开展药品学术推广活动等作出规定。
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打击欺诈骗保同样是重要一环。据国家医保局披露,今年1月至11月,全国各级医保部门共追回医保资金242.3亿元。此外,对无锡虹桥医院骗保案等案件的处理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完)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标准、业务、产品、终端、商业、政策6大要素齐备,5G-A商用元年正式开启。”曹明介绍,当前,全球5G-A商用正在加速。中东已率先实现5G-A规模商用,欧洲、亚太、拉美等地区运营商积极验证10Gbps能力,为2024年5G-A商用做好准备。
我记得去年3月抵达日本履新时,日本媒体在机场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努力维护发展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因为这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近一年来,我怀着这样的信念和愿望,同日本各界人士广泛接触,努力推进中日各领域交流合作。对于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我始终主张按照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各项原则妥善管控处理。这不仅是过去两国关系重建发展的宝贵遵循,也是未来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