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市场火爆!消费电子进“国补” 销售额预计增长超3000最准一肖一码100%澳门亿
1月20日,各地正式开始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这是继汽车、家电之后,“国补”范围再次扩充至消费电子领域。那么,怎么补、补多少?政策落地情况如何?相比于汽车、家电,消费电子进“国补”,对拉动消费的促进力度有何不同?
首先是第一个问题,消费电子进国补,怎么补、补多少?1月15日,商务部发布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根据方案,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等3类数码产品的补贴标准为:对于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的产品,按照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1月20日是国补扩围实施的第一天,政策落地情况如何?
“国补”扩围首日 消费者换新热情高涨
在北京的一家数码产品的卖场里,记者看到,国补落地第一天,店内就人头攒动,顾客络绎不绝,工作人员也在积极配合做好引导宣传。
销售人员:这个国家补贴是15%,最高可以优惠500块钱。现在这款机器是3999,然后补贴500元,这价格是非常给力的。
许多消费者告诉记者,因为手机是正常的消耗品,本身过年前就是换新的“好时候”,加上国补政策的推出,原本还有些犹豫,现在都立刻下单购买了。
消费者:这不是过年嘛,我本来准备给我爸妈换一个,专门等着国补便宜500块钱,现在我就直接拿下了,特别开心。
商场的销售人员也向记者介绍起销量基本上每个品牌都有上涨,而其中256GB内存的手机,销量最好。
北京苏宁易购消费电子采销总监 王朝瞳:所有的品牌都可以参加,我们也是在和厂家去联合,把超过6000元的这些产品价格打到6000元以内,然后让消费者能去选择更多心仪的机型。门店的销售额我们觉得可能增长五倍到十倍,目前备货按照往期的十倍进行备货。
看到国补带来的消费热潮,许多商家也加大了自身的促销力度,在最高500元的国家补贴外,还有一系列优惠政策。不仅线下门店火热,线上平台也持续热销。从20日起,消费者登录苏宁、京东等网络电商平台时,会有专门的国补链接入口可以点击进入,同步享受国补政策支持。在江苏的一家销售门店,记者看到销售员也在引导顾客在手机上进行下单。
京东电器宿迁城市旗舰店店长 刘雪:我们线下销售和线上网店相融合双打通,在线下产品不全的情况下,我们也会引导消费者通过手机App进行下单,不仅可以享受国家的补贴,手机还可以在春节前送货上门。
据测算,在国补政策的推动下,今年手机国内销量预计达到3亿台,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助力市场回暖。
生产端订单激增 供应链加速共振
销售端的火热景象,也带动了生产端的订单激增。产业链上、下游都在加紧生产,协同配合,接住此次国补带来的巨大“流量”。
政策发布后,许多消费电子厂商反映,订单量出现了明显增长,特别是涉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的制造商,生产线全面开动,部分工厂已进入24小时轮班生产模式。在江苏的一家前端生产公司,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去年补贴政策开始,整个工厂的产线就处于高速运转状态,而今年随着国补扩围的政策发布,工厂更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庆邦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生产处课长 陈瑞:我们订单量环比增长37%。2025年订单已排到4月,我们也在不断扩增自动化的设备,调整产能,保证我们的产品能够保质保量如期交付。
在这家企业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所有流程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智能生产,效率相比以往提高了60%,更好地应对当前的订单需求。工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企业绝大部分参与国补的手机型号,在这条产线上均可实现平均6秒钟产出一台新机。
小米集团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 王腾:比如说我们的2K国产屏幕出货量已经突破了1000万台,在全行业占比超过七成。在国补政策的推动下,我们依靠技术创新、形态创新来推出一系列让消费者喜爱的科技爆品。
生产端的活跃还带动了供应链上下游的共振,包括物流、仓储、包装等环节都在加速运转。一家物流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经通过引入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系统和智能仓储技术,大幅提升物流效率,并且实现从入库、分拣到出库的全流程自动化,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和错误率,提升了供应链的响应速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研究员 宋爽:我们可以看到,政策驱动下的前端生产不仅进入全链条加速的阶段,供应链上下游也在加速共振。这种“以销促产、以产促技”的循环效应,整个产业链正在实现全面共振,形成更具韧性的供应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整个行业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和灵活性。
“国补”扩围带来市场新机遇
此次“国补”政策的实施,不仅激活了消费电子市场,还为整个产业链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企业瞄准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加快技术创新、抢抓机遇。
消费电子产品是需要快速迭代的,例如手机生产厂家,普遍每年都要更新一次机型和设计。而这次“国补”带来的市场需求,也让更多企业意识到,要加快创新力度,打造自己独特的优势,才能在快速迭代中持续抓住消费者的心。在浙江的这家柔性屏制造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研发更薄的柔性屏材料,厚度将压缩到25微米,甚至还不到头发丝的一半,并在偏光功能上达到国际一流标准。可以适配最新一代的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等新兴产品,满足消费者对更高续航、更轻便、更智能产品的需求。
而在另一头的这家固态电池配件制造企业,一款固态无孔电解质隔膜正在有序生产中。从基膜变身电解质膜的质变,关键就在于灰色的高分子材料,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款材料能够提升隔膜的安全性、可靠性并延长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保障了固态电池的制作所需。
浙江地坤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沈键:我们也看到了市场的新趋势,比如说折叠屏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也对电池的续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也在固态电池方面做技术攻关,力争在下一代产品中得到技术突破。
针对“国补”政策带来的市场机遇,不少企业还在推动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的全面升级。加速企业对光伏技术、低碳生产工艺等新领域的研发投入,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碳排放,同时推动产品的低能耗设计,不仅降低了制造成本,还推动消费电子产品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手机出口量已达5.5亿台,笔记本电脑出口量达到1.31亿台。随着产业链各环节加速创新升级,预计今年,中国消费电子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将迎来更大突破。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研究员 宋爽:我们看到,以新能源、AI、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加速应用到消费电子产品中。这不仅推动了产品的迭代升级,还促进了整个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的消费电子企业需要抓住政策红利,加速全球化进程,打造真正的全球品牌。
消费电子进“国补”有何不一样?
在家电、汽车领域进行“国补”取得显著成效后,今年“国补”是进一步扩围。随着消费电子领域“国补”正式落地,其积极效应正逐步显现。一方面,消费者切实享受到了价格优惠,另一方面,企业在政策引导下,加速向智能、绿色方向转型升级。
相比于汽车、家电,消费电子进“国补”,对拉动消费的促进力度有何不同?戳视频,听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工程师金晓庆的解读。
消费电子进“国补”拉动效应更加显著
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工程师 金晓庆:相比于汽车、家电,消费电子进“国补”,至少产生两方面不一样的影响:一是消费电子的可选消费属性更强,在相同“国补”力度的情况下,消费电子的拉动效应更加显著,预计将拉动消费电子销售额增长3000亿元以上。
加快产业链“周转”速度 促进技术升级
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工程师 金晓庆:二是消费电子生命周期更短,此次“国补”扩围能有效加快整个产业链的“周转”速度,全产业链有望迎来技术升级良机。AI技术、Micro-LED、先进芯片制造工艺等的应用,将有力促进芯片、屏幕等关键零部件的升级换代。
有利于创造可持续性消费
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工程师 金晓庆:所以从产业的角度,“以旧换新”扩容是有针对性地支持消费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其次,家电和汽车的使用年限往往在10年以上,这类产品“以旧换新”创造的消费需求多是一次性的,较难创造持续性消费。
促进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 企业绿色化发展
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工程师 金晓庆:最后,家电行业缺少完善的旧货处理机制,不少上万元的家电回收时还要倒贴人工费和清理费,残值很低,容易影响到回收率和换新意愿。消费电子类产品却有活跃的二手市场,且一些厂商自身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在客观上能够促进消费电子厂商更积极主动承担回收再利用的社会责任,从社会层面看也能够促进社会集约化、绿色化发展。
(总台央视记者 王世玉 杨子清 郝毅杰 王海东 景明)
对此,极兔速递、顺丰速运表示,将深刻吸取事故事件教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总部安全保障统一管理责任,按照公司内部考核管理制度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立即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改落实工作,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坚决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坚定维护邮政快递业安全稳定运行。
10。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依托现有石油化工产业基础,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建设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和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提高有色金属就地转化比例。推动在综合保税区开展保税混矿业务。加快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农牧机械、农产品加工装备、纺织专用装备、建筑与矿山机械装备等制造业,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承接中东部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打通绿色铸造等装备制造业配套环节,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拓展通用航空商业化市场,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航空器制造维护、通航飞行、教育培训、应急救援等通用航空全产业链,打造通用航空产业集群。壮大安全应急产业,培育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打造特色医药产业,建设大宗原料药生产基地,将符合条件的创新药、中成药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
中国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王小洪访问缅甸,同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敏昂莱举行会面,与缅甸内政部部长雅毕共同主持了中缅第七次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会议,并会见了缅甸移民和人口部部长敏载。由于这次是中国负责安全的高级官员访问缅甸,安全合作自然是双方聚焦的重点,比如深化执法安全合作,在打击电诈网赌、反恐、禁毒、湄公河流域执法、重大项目安保等领域加强合作等。这是中国对外安全合作的一个缩影,对外界来说,准确理解这些访问活动的意涵,将有助于读懂中国的安全观,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