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培育新质生产力 塑造新动能新吉林地震台网最新消息优势
【专家视点】
作者:邵芳强、张婕(均系大连海事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站在互联网发展的新风口,落实好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要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
突破式技术创新为生产力跃升提供关键动力。智能互联打破传统的技术路线、技术门槛、技术边界,构建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和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智能资源的连接、传输。通过强化学习和人类反馈,实现对创新资源的精准识别、快速匹配与动态调整,拓宽生产力的作用边界、效率边界,推动创新活动高效开展、促进生产力持续跃升。当前,技术创新的整体性、系统性特征尤为明显。因此要依托数字技术整合利用创新资源,推动技术深度融合与跨界创新,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充分发挥技术扩散和应用所产生的规模和协同效应。要发挥智能互联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广泛的连接性优势,将其渗透至生产要素内部和生产网络末梢,改变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技术应用规模迅速扩大。积极打破技术间壁垒,推动技术体系整体升级,辐射带动数字生态体系、技术交叉领域、空间关联地区生产力的跃升。
结构性产业升级为生产力跃升提供基础支撑。智能互联催生了以数字产品制造、数字产品服务等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带动了传统产业与数字产业融合贯通。如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近千家花边工厂依靠智能互联技术,从面料研发到美工设计,从智能排产到产品交付,实现了产业生态的重塑升级,成为传统产业“智转数改”的典范。要依靠智能互联推动人、机器、数据等关键要素的融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同与整合,延长和升级产业链。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多种方式拓宽产业价值链,促进产业内部的升级与优化,推动产业间的融合与协同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智能互联打破“信息孤岛”,以开放、共享、协同的产业生态系统,实现产业间价值联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开放性模式创新为生产力跃升提供发展空间。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从大田到大棚,从种植到养殖,5G、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让管理更智慧、生产更精准、增产更增收的目标成为现实,成功推动生产力跃升。以开放性模式创新促进生产力跃升,要引入和研发前沿技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催生新产业和新市场,增强质量管理与服务效率,塑造适应生产力跃升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此外,协同推进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模式创新,引入共享经济等新型商业模式、定制化的新型服务模式、扁平化柔性化的新型管理模式,推进智慧医疗、智慧农业等具体场景的智能化升级,为生产力跃升提供更高的效率、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提高生产力跃升过程中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
完善的制度供给为生产力跃升提供政策保障。完善生产力跃升的制度供给,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发展工作的全面领导。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差异、产业结构异同和发展需求变化制定政策措施,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确保生产力跃升的正确方向,使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能够在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中快速发展。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生产力跃升奠定坚实的制度保障。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07日 05版)
吴江浩:我建议日本朋友们关注一个关键词,叫“新质生产力”。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中新经纬2月28日电 据香港媒体《星岛日报》消息,新一份《财政预算案》28日发表,据悉,楼市“辣招”将全面撤销,包括取消买家印花税(BSD)、新住宅印花税(NRSD)及额外印花税(SSD)。此外,《预算案》亦会宣布增加烟草税,是连续两年调高。